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>资讯 > > 正文

绿水青山 茶油焕金 ——郎溪县“两山”理论转化样板区实录

2023-08-22 16:03:22    来源:中安在线

近年来,省级文明城市、“一地六县”长三角一体化的心脏城市宣城市郎溪县坚持“生态立县”的发展基调,牢固树立“两山”理念,积极探索“三美”模式,奋力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“两山”理论转化样板区,推进郎溪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
夏日雨后,五彩斑斓的S202公路上,白云低垂,汽车轻快地驶入天空蓝。这条村民口中的致富“彩虹路”,正是郎溪县聚力建设美丽乡村的诗意表达。


(资料图)

“活化石”归隐田园,绘就生态新画卷

一路颠簸,竹林深处,灰褐色的蝴蝶盘旋成团冲向挡风玻璃,如狂风落叶。

汽车停在一片池塘中央,波光粼粼,远山淡影。

“呼噜噜……呼噜噜……”叫声时而响起,平静水面上,偶有灰褐色的小脑袋探出水面,警惕地环顾四周。

“噗通”一声响,水面激起大片水花,涟漪逐渐消散。

“扬子鳄是我国长江流域独有的鳄鱼,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之一。村民们都叫它们‘猪婆龙’,叫声似猪。”郎溪保护管理站站长王宏根介绍道,“2022年5月初,扬子鳄野外专项调查数据显示,咱们郎溪高井庙片区实见野外扬子鳄数量为222条,且不包括2022年放归的扬子鳄。”

为何要“扩编”野外种群?

“扬子鳄被IUCN列为极危生物,比大熊猫的灭绝危险等级都高,为了保护它们,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同大熊猫一样受到最高等级的保护。2003年,安徽省开启了试验性野外放归扬子鳄,2019年起科学有序推进规模化放归。”

为了进一步打造扬子鳄的平安片区,郎溪县开展核心区原著居民搬迁工作,减少片区人为活动,扩大扬子鳄野外驯化场所。野化训练基地于2020年建成,占地6.29公顷,包含8个塘口和11个岛屿。目前,已投放166条人工繁育的扬子鳄进行野化训练。

怎样才能成为被野放的“幸运宝宝”?

“这可是有严格的选择标准,每次被选择野放的扬子鳄,要提前两三年参加‘考试’,经过严格的血清测试和DNA鉴定选择,体格强壮、血缘关系较远,并经过野化训练后,才能获得被野放的‘荣誉’,所谓千里挑一。”

为了长期观测并保护它们的安全,这些鳄会被注入电子芯片,用于身份标识。

扬子鳄看起来凶凶的,会不会攻击人?

青山绿水下,新和村的田间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画面,“扬子鳄偷偷伸出小脑袋,浮在水面一动不动,大大的眼睛望着我们在田里干活儿,有时候咱们也会对上一眼,但互不打扰。扬子鳄性情最为温和,主要以鱼、虾、螺蛳等为食,跟电影里凶猛的‘食人鳄’可不同,虽然有点丑,但是很可爱!用现在的网络用语,就是‘丑萌’。”新和村第一书记许斌拿出村民们拍摄的鳄鱼视频笑个不停。

保护扬子鳄,就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。

这一点,郎溪人比谁都明白。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。

花树成群,有颜值更有价值

新和村松林间露营基地,微风消散了暑热,漫山的油茶树散发着淡淡清香。

秋天开花,秋天结果。

油茶树,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经历五个季节,四百个日日夜夜。

漫长的过程,收获一年四季独特的魅力,也收获了长长久久的经济效益。

“宣郎广,古战场,有山不长树,有地不长粮,茅草成了山大王,野猪狼群闹山岗。”如今已变成了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民”三变改革制度。

新和村的跨越,走的既是产业振兴之路,也是生态环保之路。

2015年,新和村通过招商引资,引进安徽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油茶、油用牡丹种植,油茶籽油、牡丹籽油加工销售、研发为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。公司建有现代化生产厂房4000平方米,形成年生产能力为1200吨成品油的加工基地。2021年公司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。

“从小我就知道油茶果是好东西,不仅能保持很好的生态,这里连蚊虫都没有了!更重要的是,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,你们看!咱们的荒山早就变成了绿山,而且还是金山银山。”据康龙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有圩介绍,油茶果采摘上来后将集中晾晒,再经过生产加工,最后制成冷榨茶油、化妆品精油等产品,油茶果的附加值也随之增加。

“油茶树能生长百年,一朝种下,能惠及几代人。”姜有圩介绍,基地每年向当地群众提供茶苗,目前全县已有百余户村民选择种植油茶。同时,基地还需要工人来维护、剪枝、施肥、除草等,其中仅剪枝这一项就直接带动300多户村民就业。
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美郞川。满眼的红红绿绿,置身于“美迪花世界”的花海之中,让人目不暇接。

企业创始人李陈,曾是部队退役军人,他坚信“一片花海映初心一腔热血哺家乡”。

2018年,他通过市林业局的招商引资项目回到家乡郎溪,通过流转上海白茅岭农场700余亩土地,计划总投资1.643亿元,建立了美迪花世界项目基地。主要生产常春藤、月季、绣球、花叶络石、花叶蔓、栀子花等绿植花卉。

该项目是集现代林业、品种研发、品种培育、休闲度假、田园体验、园艺展示为一体的苗木花卉基地,同时也是融文、旅、林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综合体。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,生产观叶型花卉植物年销售达4600余万元,旅游观光每年接待10万人次,旅游收入600万元。

目前,美迪花世界俨然已成为常春藤单企业规模华东最大的生产及销售商。

漫山的油茶树间,孩子们蹦跑嬉闹,大人们欢声笑语;清香四溢的花丛间,姑娘们拍照打卡,小伙子们纵情舞蹈。

在郎溪,感受休闲、浪漫、舒适的慢生活。

如今,油茶树成了“致富树”,绣球花成了“脱贫花”,郎溪人民成了“幸福民”。

山这边的下吴村,蒸蒸日上的“新农人”

汽车继续行驶在S202郎溪凌笪段上,微风轻拂,茶香四溢,侧目,道路两边的山坡上种植了绿油油的茶树。

1995年、1998年、2018年、2022年,《人民日报》跨越27年四次报道了一个村子由贫困到崛起的变化。

这个村就是下吴村,南高北低,呈柳叶状。丘陵岗地,亚粘黄土,冲畈田,山多田少。2007年,人均收入仅3900多元。

从要观念没观念,要产业没产业,要发展没发展的贫困村,下吴村狠狠心、跺跺脚、咬咬牙,最终实现了“逆袭”。

下吴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注重特色发展,依托“支部+党员+农户+合作社”模式,引入奶白茶等新品种茶叶,带动白茶、黄金茶发展。

“2017年,依靠发展茶产业,下吴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,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。目前,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820亩,成为了凌笪乡唯一一个茶产业专业村。”下吴村第一书记、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福元自豪地介绍道。

沿着宽阔的柏油路进入下吴村罗市中心村,青山作伴、绿水环绕,家家户户白墙黛瓦、庭院古朴典雅,一处处展示茶文化和伍子胥文化的小景,美如诗画。

下吴村不仅坚持保护生态风貌、原有家住特色及古树原木,还将生态旅游的元素全面融合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现已引进外资创建了“度假村”“避暑山庄”和生态农业园开发,距5A景区天目湖仅11.6公里。

同时,下吴村着力打造白茶特色产业,轻奢民宿为主题特色的苏皖合作示范田园乡村,实现了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幸福山村景象。

夕阳西下,粉墙黛瓦、农田环绕、茶园飘香,落日余晖洒落在每一个下吴村人的笑脸上……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早已深深映入郎溪人的骨血。

郎溪县持续发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将自然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,社会经济发展效率、质量不断增强,“两山”理念深入人心,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,着力打造生态保护的精品力作、乡村振兴的先进示范、美丽乡村的精美样板、全域旅游的重要窗口。

蓝天、碧水、净土,成为了“中国绿茶之乡”郎溪最美的名片。(潘霁野 喻学超 黄启迪 左伦)

关键词:

«上一篇:现场直击:灾民的悲伤、愤怒与期待——直击夏威夷野火重灾区拉海纳 »下一篇: 最后一页